董仲舒简介(董仲舒简介三十字)
本文目录一览:
- 1、衡水名人董仲舒简介
- 2、董仲舒是哪个朝代的?
- 3、西汉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简介
- 4、董仲舒简介
衡水名人董仲舒简介
一语推之,董仲舒当生于汉高祖末年或汉惠帝初年,即公元前2世纪初叶。又根据董 仲舒著书例用旧历,不及使用太初历,可见他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前已 作古人。他历经四朝,享年达80岁以上。 董仲舒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是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是汉代广川郡(今河北衡水)人。他在汉景帝时期担任博士,负责讲授《公羊春秋》。董仲舒学识渊博,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这使得他在学术界和政治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董仲舒,一名儒家学者,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他来自河北衡水广川,从小就对学问充满热情,专注于《春秋》《公羊》的研究。他的毅力令人敬佩,曾以“三年不窥园”和“乘马不觉牝牡”的精神苦学。在汉景帝时期,董仲舒被任命为博士学官。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出生在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他不仅是汉代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政治家与教育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颁布诏书,征求治国方略。
董仲舒是西汉朝代的思想家、学者。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他是广川(今河北衡水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在西汉时期,董仲舒在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董仲舒,河北衡水广川人,约生于公元前一七九年,死于公元前一零四年。他在幼年时就好学不倦,专心研究《春秋》《公羊》学,以“三年不窥园”和“乘马不觉牝牡”的精神专心苦学。汉景帝时他 得到博士学官。汉武帝时,大举天下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征,以贤良对策取得第一名。
董仲舒是哪个朝代的?
1、董子属于西汉时期的人。董子,即西汉大儒董仲舒,广川(隋之前德州旧称)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赴京城长安以备朝廷策问。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应对,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被武帝采纳,此后儒学便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者宠用的“正统”。
2、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人。董仲舒生于约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他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在汉文帝时期,董仲舒专心研究《春秋》等儒家经典。汉景帝时,他担任博士,收徒讲学。
3、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人物。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这一时间范围明确处于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的统治时期。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和变革。董仲舒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和活动的。
4、董子是西汉朝代的人。董子,即西汉大儒董仲舒,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身份背景 董仲舒是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和大儒。政治主张与影响 天人三策:汉武帝建元元年,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应对朝廷策问,其中提出了诸多深刻的政治和哲学观点。

西汉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背景 时间:生于前179年,卒于前104年。 籍贯:汉广川郡人。 经历:曾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后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辞职后居家著书,仍受汉武帝尊重。 思想体系 著作:其著作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董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也是著名的经学家。
董仲舒,这位汉代的杰出人物(约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是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及教育家的典范。他出生于汉广川郡(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属于汉族。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他担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任职长达10年。
他不仅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也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在其生前致力于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同时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逝于公元前104年,是西汉时期的广川人。他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还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在汉景帝时期,董仲舒担任博士一职,致力于传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简介
1、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和儒家学者。以下是关于董仲舒的简介:基本信息: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是广川人。学术背景:汉景帝时,董仲舒担任博士,负责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将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新思想体系,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赞赏。
2、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背景 时间:生于前179年,卒于前104年。 籍贯:汉广川郡人。 经历:曾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后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辞职后居家著书,仍受汉武帝尊重。
3、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以下是关于董仲舒的详细介绍:生平经历: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左右,自幼勤奋好学,在京城长安学习多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致力于研究《易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4、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儒客大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5、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学术思想的主导地位。董仲舒是河北人,他出生的时候,是汉文帝统治时期。汉文帝和他的接班人汉景帝,都是鼓励休养生息的皇帝,大汉王朝在他们的统治下,逐渐迈向盛世。
6、中文名:董仲舒 别名:董子、董夫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ZBLOG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